作者: 游氏手游网 发布时间: 2024-08-17 12:58
体育游戏活动教案
中班体育活动:青蛙跳跳
【活动目的】
1、练习双腿夹物跳的动作,发展腿部力量。
2、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飞盘,沙包,若干,青蛙头饰,音乐(蝌蚪和青蛙)。
【活动过程】
引入:“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做个游戏,我当青蛙妈妈,小宝贝们当我的青蛙宝贝,好不好啊!”
一、准备活动:(蝌蚪和青蛙).
“宝贝们,我们先一起来跳跳舞,让我们的身体动一起吧”
二、学习基本动作(双腿夹物跳)
师:”宝贝们,你们都是最爱动脑筋好宝宝,你们看今天妈妈带来了一个飞盘(出示飞盘)。你们想一想怎样用身体的一个部分来玩呢?”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并请个别幼儿上来试试)
幼儿想出一个方法教师就及时的表扬,并引导幼儿说出双腿夹住跳。
教师示范讲解:“宝贝们都很棒,不过今天要学的本领是双腿夹住飞盘跳哦!看看妈妈是怎样做的.”
重点讲解:双腿夹紧,双脚并拢,不让小飞盘从腿中间掉下来.
集体练习基本动作:
师:“宝贝们,跟着妈妈一起双腿夹紧飞盘一起跳跳跳了。”
一般分为以下几点:
一、活动名称
二、设计意图
三、活动目标
四、活动准备
五、活动过程
六、活动延伸 (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写这个环节)
七、活动反思
这里每点要怎么写,我就不说明了,不如直接给你看人家特级教师是怎么写的。人家是做成表格的,这里没法上传,我告诉你从哪里去看。推荐你使用学习通,手机上下载这个APP,找到幼芽早教,里面有视频公开课,每个课例旁边有个领取教案,你按提示操作,就能下载教案,记得看老师介绍,找特级教师的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得数是6、7的加减法,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抽象出得数是6、7的加减法的过程,能够正确地计算得数是6、7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等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与动手操作活动中学会得数是“6”和“7”的加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直观的参与到讨论得数是6、7的加减法活动中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6”、“7”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教具准备:磁扣 磁板 挂图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能说说你们喜欢做什么游戏吗?今天教师也要和你们一起来做游戏,你们欢迎我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猜数游戏。(板书课题:猜数游戏) 师:对于能够积极参加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的同学老师将会奖励他一枚笑脸,谁得到的笑脸最多,谁就是今天游戏的获胜者。师:游戏规则是这样的:1、能认真听老师提出的要求。2、能倾听小朋友们的发言。3、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说话完整。听清楚游戏规则了吗?好,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单手猜数的游戏。二、猜数游戏 1、数数 师:请同学们数出我在黑板上贴了多少枚棋子?(师贴,生数) 师:好,现在我从中拿出一部分,谁来猜猜我手中有多少枚棋子? (学生或许猜多了或者是少了,教师给予相应的“多了”或“少了”的提示) 师:他猜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数数。(师在黑板上贴出来) 2、拆分“2”与“4” 师:现在老师把这6枚棋子分成2堆,注意观察,老师左边摆了几枚棋子,右边摆了几枚,一共是多少枚棋子呢?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生:左边摆了2枚,右边摆了4枚,一共摆了6枚。师:根据这个你能列出2个加法算式吗? 生:2+4=6 4+2=6 (板书2+4=6 4+2=6 ) 师:那么如果老师把这6枚棋子贴在黑板上2枚,谁知道我手中握着几枚? 生:4枚。师:你怎么肯定是4枚? 生:因为一共是6枚,减掉黑板上的2枚,所以手中就有4枚了。师:你能列出减法算式吗? 生:6-2=4 (板书6-2=4) 师:如果我在黑板上贴了4枚,谁知道我手中又有多少枚呢? 生:2枚 师:你怎么知道是2枚呢?用减法算式表示呢? 生:6-4=2 (板书6-4=2) 3、学生带领做游戏 师:刚才同学们猜的有理有据,所以都猜对了,那么还是这6枚棋子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来做这个游戏呢? 师:你向大家说你是怎么摆的,一共摆了多少个? 师:谁能根据他摆的棋子列出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算式呢? 生答师板书 4、全体动手操作 师:刚才老师用这6枚棋子摆出一种方法,又找了一名同学也来摆出了一种方法,并且都列出了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你们也想亲自来摆一摆吗?好,那就拿出你们手中的学具,边摆边想,看看这6枚棋子还能摆出哪几种方法,并把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记录下来。生动手操作,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应的板书。5、小结: 刚才我们把6枚棋子分成两堆,摆出了四种不同的方法,除了左右摆一样多的情况下可以列出一加一减两个算式,其余每种分法都可以列出四种算式。三、老鼠偷土豆 1、编故事 师:看到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出色,老师决定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作为奖励。有一天,一只老鼠太饿了,就到处找吃的,正巧他经过一片土豆地,看到满地的土豆他高兴极了,于是他找来了一个大袋子装了7个土豆就往家跑,不料袋子是个漏的,土豆“啪啪”掉出来2个。(师边讲故事边贴板画,并注明7个)小班体育游戏的教案
体育游戏是小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让孩子们锻炼身体,还能够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设计小班体育游戏教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乐趣的同时也能够学到知识和技能。
游戏目标:锻炼孩子们的跑步能力和协调性
适合年龄:3-4岁
教学步骤:
游戏目标:提高孩子们的准确性和力量控制能力
适合年龄:4-5岁
教学步骤:
游戏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足球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适合年龄:5-6岁
教学步骤:
游戏目标:锻炼孩子们的力量和团队合作意识
适合年龄:6-7岁
教学步骤:
这些小班体育游戏不仅能够让孩子们锻炼身体,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当然,在设计教案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指导。此外,游戏中的安全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我们需要确保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会受到伤害。
希望通过这些小班体育游戏的教案,能够帮助到从事幼教工作的老师们,在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做游戏的教案反思
在教育领域,游戏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然而,制作游戏化教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认真思考和反思。本文将探讨如何做游戏的教案,并对其进行反思。
游戏化教育是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中,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场景和挑战,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制作游戏化教案之后,我们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下是一些反思的方面:
1. 学习目标明确性:教案的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
2. 游戏情节设计:游戏情节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 奖励机制设置:奖励机制是否能够有效激励学生,让他们更有动力参与到游戏化教学中。
4. 学生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游戏化教学的看法,从而进行调整和改进。
5. 教学效果评估:评估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完善游戏化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把积木排成一长排,立着一个挨一个(近近的),摆完好一个小朋友蹲在积木最后一积木跟前,其他小朋友一齐喊,排山倒海,蹲着的小朋友,小手一挥,推到最后一块积木,接着,听到噼呖,拍拉一阵响幼,所有积木如排山倒海,向前方倒下。
捕鱼游戏是一种有趣的团队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发展合作和协调能力。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捕鱼游戏教案:
一、游戏目标
1.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2. 提高孩子们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能力。
3. 让孩子们体验游戏的乐趣。
二、游戏准备
1. 一个较大的场地,如操场或体育馆。
2. 一些捕鱼网(可以用绳子或布条制成)。
3. 一些小球或其他类似的物品,作为“鱼”。
三、游戏规则
1. 将孩子们分成两个团队,每个团队有一名队长。
2. 在场地的中央放置一些小球或其他类似的物品,作为“鱼”。
3. 每个团队的队长拿着捕鱼网,其他队员站在队长身后,排成一排。
4. 游戏开始后,队长用捕鱼网捕捉场地中央的“鱼”,其他队员则要帮助队长抓住“鱼”。
5. 当一个团队抓住所有的“鱼”后,游戏结束。
6. 可以进行多轮游戏,每次游戏结束后,可以重新分配团队和队长。
四、游戏注意事项
1. 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要注意安全,避免碰撞和摔倒。
2. 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游戏难度。
3. 可以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这个教案能够帮助您组织一次有趣的捕鱼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会与同伴手拉手连环套、钻、下蹲。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主题。教师带领幼儿结合场景做过小桥、跨小沟、怕山坡、赏花草等动作。 ·师:小朋友们,找找自己的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去郊游。 2、教师介绍玩法、及规则。 ·玩法:甲乙丙三个幼儿,两臂交叉,互相拉手,幼儿甲的左手在上拉幼儿乙的右手,幼儿乙的左手在下拉幼儿丙的头上往下套,然后蹲下,幼儿丙钻过幼儿甲、乙的手臂,然后两腿向后跨出,幼儿甲、丙再去套幼儿乙。按此顺序反复进行。规则:不松手,轮流转。先从小实验开始,来个视觉冲击,再讲述原理。
目标与要求
1、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2、学习扮演角色,按角色要求进行游戏。 游戏准备 1、游戏场地,小舞台招牌。 2、道具若干。 重点指导策略 1、谈话引出活动:讨论计划和排练情况。引导幼儿确定表演的人数和排练的场地。 2、场景安排是否合理;音乐的选择是否合适。
3、出示招牌:我们的小舞台开张了,和老师来认识一下。
4、你们想怎样表演故事“七色花”?教师引导幼儿扮演角色。
5、对本次活动提出要求。 小舞台中的工作人员分工要明确。 表演时动作、表情要到位。小观众文明、安静的观看节目。
6、幼儿开展游戏。教师适当协调调整,参与游戏并适时指导。
7、收拾场地,结束评价。谈谈游戏时,玩的最有趣的是什么?以后想怎么玩。对活动中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