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游氏手游网 发布时间: 2024-08-16 15:21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年龄段4-5岁,喜欢提问,喜欢解决问题,但不知道团结,想通过这样的区角游戏方式,让幼儿知道团结合作,才能完成。还有幼儿在整理物品上稍有欠缺,不太喜欢整理,想利用这次活动,让幼儿自己整理物品,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选择活动区角,与活动伙伴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并获得成功的情感。
2、能专注、认真地进行活动,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
3、不乱拿乱放,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活动体验和伙伴团结解决困难,带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在活动过程中不打闹,活动结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动材料。
活动准备
益智区:找瓶盖、迷宫、数圈圈、
建构区:建构示意图、各种积木、小瓶子、牛奶盒
美工区:彩纸、皱纹纸、剪刀、胶水、手工纸、水彩笔 、蜡笔
语言区:给字找朋友、图书、儿歌的卡片、故事录音 、
数学区:数字卡片、图形配对、量一量、称一称 、比一比、数一数
表演区:小话筒、表演头饰、各种乐器、节奏卡、各种服饰
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实践操作——分享快乐
一、 激发兴趣
故事引入,今天我们要去奇幻王国,那里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东西,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谁能玩得最好,玩得开心!
二、 实践操作
1、 幼儿按意愿自选活动区和玩伴。
2、 师观察幼儿与投入材料的互动性,加以引导。
3、 重点观察:益智区,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寻找答案。
三、 分享快乐
1、 幼儿说一说,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时候有没碰到困难?怎么解决的?
2、 请幼儿当小老师评一评。你觉得他今天做的好吗?什么地方做的最好?(为什么没做好?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师对孩子的闪光点再次肯定,引发他们再次探索的兴趣。
4、教师带领幼儿排好队,回到自己的班级
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的不足:
1、区角的内容过多,幼儿自选区角游戏反而让幼儿在这种自由的趋势下,让幼儿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很多幼儿都是这个区角玩会那个区角玩会,少数幼儿不知道解决困难,遇到困难闹后幼儿就放弃了游戏,又进入下个游戏。
2、活动前的要求没提到位,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有打闹的,有抢玩具的,也有坐着不玩的。
3、教师只是在旁观看幼儿玩让孩子自由玩耍,没有实践的帮助幼儿,和幼儿一起互动,孩子们即使完成了,也没有被老师注意到,导致幼儿兴趣不够浓厚。
今后应完善的地方:
1,区角应减少,分次玩每个区角这样就可以避免幼儿不专心,东玩会西玩会
2、活动的要求应在游戏前就应该提出来,并且要抓住重点提,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现象也可以在次提出,让幼儿有规矩的玩区角。
3、教师应该和孩子互动,和幼儿一起做有戏,帮助个别幼儿引导完成,幼儿有完成的很好的就可以立即表扬,让其他幼儿有信息继续完成。
反思:在次,上这堂课时,应该准备充分,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要考虑周全,面面俱到,结合幼儿发展水平进行教学。
万花筒儿童版 Kaleidos Junior
设计师:Spartaco Albertarelli
出版年份:2014
玩家人数:2-12人
游戏时间:15min
建议年龄:4岁以上
游戏类型:家庭、儿童游戏
游戏机制:笔纸、图案识别
简介:这是一个美工很棒的儿童游戏,游戏中有16张全副插图,每张精美的插图上都画了很多东西,让人眼花缭乱,大概这就是游戏名字的得来吧,这个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小朋友来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出符合条件的物品,谁找的快找的多就赢啦
游戏中有一个转盘,上面画了不同的特性,箭头所指是尖的物品、顺时针是圆形的、有气味的、液体的、可以吃的、坚硬的、方形的、可以发出声音的、会动的、木头做的、纸做的、会发光的、软的
4套双面插图,红黄蓝绿各一套,每套是8张图,欧式卡通画风、色彩鲜艳,很吸引小朋友
这是一个考验小朋友专注力和观察力的游戏
游戏分为3个等级
Level1:参与游戏者都拿到一张序号相同的图案,分到相同数量的圆片,然后转动转盘,根据箭头所指的特性,在沙漏开始倒计时后,快速找到符合相同特性的物品,用透明圆片标注,沙漏停止计时后,所有人停止动作,然后看谁找的多,对于特性是否符合,要进行一轮鉴定。如果圆片还有剩余,则计算本轮得分后,翻开一张新的图案,沙漏重新计时,重新找,直到有一个人的圆片用完为止
Level2:游戏流程一样,只不过寻找的物品变成了箭头所指的字母开头的物品
Level3:游戏流程一样,但是这次寻找到的物品不是用圆片标注了,而是每人发笔和纸,将你找到的东西写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