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24-06-20 04:14
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难点;3教具;4教法、学法;5教学过程;6板书设计;7教后记, 在前面也可加上教学内容,学情分析等。重点是2--6。
墨汁、湿抹布,体验玩色玩墨的快乐、ppt、玩玩的过程中感知花儿的美感:
1.轻音乐、颜料盘、说说、棉签等。
活动准备:
1. 在看看、拓印工具。
2. 尝试用毛笔添画线条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学习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主动、积极的寻求帮助。
3、初步了解一些力所能及的防止静电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尺子、铅笔、塑料袋等实验物品。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迁移幼儿生活经验,教师演示实验步骤。
1、迁移幼儿经验,提问:
师:看到这些材料了吗?朱老师要开始变魔术了噢!
师:怎么样能让尺子将桌上的纸屑吸起来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2、教师进行实验。
用尺子在绸布上摩擦,然后吸起桌上的纸屑。
师:朱老师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神奇的现象吗?
二、幼儿实验并记录,观察静电现象,教师进行引导。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和记录表,提出要求。
师:桌上有什么?请你们用尺子在绸布上摩擦,然后吸一吸小筐里的东
西,看看能不能吸起来。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2、幼儿实验,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师:朱老师给小朋友也准备了一些材料,小朋友可以自己做做实验,看看可以吸起哪些东西,然后记录下来。
师:把记录好的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你是怎么记录的?
3、集体分享实验结果。
师:请你说说实验结果?有谁的结果不一样?
4、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对幼儿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醒),再次进行实验,分享结果。
师:我们根据记录的答案再来进行一次实验,看看我们验证的对吗?一起再来试验一次!
5、教师总结,简单解释静电现象。
师:为什么有的东西能吸起来,有的不能呢?
师小结:通过摩擦就会产生静电现象。
三、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了解常用的防止静电的方法。
1、师:你遇到过静电现象吗?感觉怎么样?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防止
静电呢?
2、教师总结:我们要尽量穿棉质的衣服,勤洗澡、勤换衣服。天气干燥的时候要注意擦护肤霜。
要分年龄班:小班:手指游戏:十个宝宝好、小手指要睡觉。中班:手指操、鳄鱼游来了、小手不见了。大班:讲故事、小手排队等。
1、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害物品的特点和不安全因素。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使幼儿明白不乱动成人物品的道理。
活动准备:
消毒液、玻璃容器、小块红布、口红、农药瓶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课前律动:
教师:小朋友们好,下面请小朋友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来做手指游戏!
(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合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抱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放起来。)
二、激趣导入:
1、教师将一小块红布放入盛有84消毒液的容器里,让幼儿观察,并提问瓶中的红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这块布变成了白色。
2、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它变成了白色?今天,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来揭开这里的奥秘。
3、出示消毒液 教师:刚才试验中的红布就是被这瓶液体改变了颜色,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幼儿:消毒液。
4、教师:xx小朋友回答的真棒!那么你们知道消毒液的特点和作用吗?幼儿:用它可以消毒。
教师小结:消毒液是一种无色的液体,但它有一种很刺鼻的气味。人们可以用它来消灭有害的细菌。而且它的腐蚀性也很强,所以小朋友们不能随便乱摸。
三、出示口红
1、教师: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幼儿:老师手中拿的是口红。
2、教师:xx真聪明,你们看见过谁用过?幼儿:妈妈。
3、教师:那她把口红涂在哪里啊?幼儿:嘴上。
4、教师:那你们可以用大人的口红吗?幼儿:不可以。
教师小结:口红是一种化妆品,它含有汞等有害物质。你们的皮肤还很娇嫩,如果涂抹口红的话,会引起中毒。
四、出示农药图片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幼儿:农药
2、教师:你们知道农药的作用吗?幼儿:不知道
教师:那么就由老师来告诉大家吧!农药也是一种液体,它可以用来杀死虫对庄稼有害的虫子。如果人类接触到它的话,有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五、活动结束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一些有害物品,在生活中,我们要远离这些有害物品,不去触摸。
六、活动延伸回家之后,问一问家长还有哪些物品对身体有害。我们下节课请小朋友再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