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24-06-14 08:54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译: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赏析: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观书有感》是(宋)朝(朱熹)写的名篇,其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千古名句。
《观书有感》是宋代学问家朱熹的作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人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笨蛋!
时间: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幕启)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是原诗的字,但加上了标点符号以后,就变成有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动作、对话、语气的戏剧片段了。
您看,汉语多奇妙!这种游戏只有汉语可以“玩”,西方语言绝作不出这种游戏的。原因何在?就在于汉语没有形态,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态管着,因而句法关系灵活多变,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品格。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